close
《遙測個人時代》一書中,作者派區克.塔克(Patrick Tucker)指出,我們已悄悄離開大數據時代,進入遙測時代。看似獨立又分散的日常動作,已經「出賣」你的生活,廠商及社群媒體就用你的生活軌跡賺錢。
圖說明
圖片來源:Alan Klim via Flickr, CC Licensed

用運動App:跑越多,Nike賺越多

使用耐吉(Nike)的運動App Nike+,可得知自己的運動習慣,以及最適合什麼運動條件,還能與朋友及世界各地使用者比賽。Nike+相關商品希望人們多與Nike+互動,所以創造小競賽讓使用者參與,Nike+就能觀察使用者如何、何時及多常使用Nike+系統,還能鼓勵顧客持續使用產品。

超市購物:拿起商品也被監視

威名百貨(Walmart)和寶僑公司(P & G)2003年被媒體揭露,在化妝品裡裝了RFID標籤,當顧客拿起裝著晶片的化妝品,監視系統就會跟著顧客逛商店,看她考慮買什麼別的商品卻沒買。

臉書按讚:你就是產品代言人

臉書在2010年曾進行一項實驗,測試用戶在不知道某訊息被分享過的狀況下,有多大可能性分享新聞、影片或連結?結果顯示,使用者分享一篇朋友所分享文章的可能性,是沒有社交提示時分享它的7.37倍。只要你按「讚」,你對你的朋友就成了廣告,他們看到你「代言」了那個產品的贊助內容,也讓臉書了解到,你和不同人的關係,如何影響你喜歡他們所喜歡東西的可能性。

看線上串流電影、讀電子書:藝術被「最佳化」

Netflix根據用戶的數位收視習慣,在2013年推出由英國電視劇改編的政治懸疑劇《紙牌屋》(House of Cards)。資料顯示,喜愛BBC原版的Netflix訂戶們,也喜歡凱文.史貝西(Kevin Spacey)主演或大衛.芬奇(David Fincher)導演的電影,Netflix便找來這兩人重製這部影集,並為兩季影集投入了1億美元。

逛網站:cookie變金礦

雅虎及以Google AdSense為代表的個人化廣告傳遞平台,還有資料交換公司,透過你逛網站產生的cookie蒐集資料。cookie記錄了你的網路行蹤,廣告平台根據cookie,讓廣告跟著你逛各個網站,可能還會顯示某處的度假小屋給你「參考」,只因為你曾在旅遊網站上查看該旅遊勝地的網頁。
 
文章來源: 數位時代   http://www.bnext.com.tw/article/view/id/37407
arrow
arrow

    小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